1)书生与花妖1_忘了拿男主剧本的他[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阳县虽然是一个县,地理位置却委实偏远,属于南方山坳里的一处,靠着周围环绕的山才算是让百姓能够靠山吃山勉强糊口。

  事实上,从一整个县却是举人都难得一见就知道这里有多落后。

  严琅生来聪慧过人,三岁时文七岁赋诗,家里又有个在县学里坐馆的老秀才父亲,幼时的读书条件还算不错。

  可惜老秀才父亲年轻时去郡城参加了许多次秋闱熬坏了身子骨,七年前就一病不起去世了,之后母亲严常氏也大病了一场,能典当的都换成了药。

  等到严常氏病愈,整个家顿时困顿拮据。

  好在那一年严琅已经成了个十三岁的小秀才,又少年老成耐心十足待人温和,县学里的教谕惜才,向县令大人说了情,这才让他一边在县学里念书一边帮助夫子们准备教案,平时也会负责一些杂物抵消束脩。

  等到十六岁束发后,严琅更是成了学里很受启蒙班学生们喜欢的小夫子,有了些许收入,好歹能够给家里添点进项,又有妹妹母亲做点绣活,日子这才略微松快了一点。

  严琅又耐心做了两年学问,去年才下场参加了秋闱,一举成为了举人老爷,那些原本还说伤仲永的街坊邻居顿时闭了嘴。

  去年秋闱之后妹妹也嫁了县衙里的捕头张大山,张大山家里没有老人,直接就接了岳母大舅哥一起过去住,四个人亲如一家。

  如此,家里母亲妹妹有了人照顾,严琅这才放心准备上京赶考。

  别人都说严家凑不出严举人上京赶考的盘缠,这才贪上了张大山家里多年的积蓄,要不然举人老爷的妹妹什么样的人嫁不得?

  严常氏也一度气结,严琅跟严婉莲却劝她不要放在心上,他们看中张大山本就因为对方性子敦厚良善,是个可靠之人。

  严琅也考虑到如今世道不太平,找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很有前途”的读书人,还不如找张大山这样粗中有细的武人,好歹遇见个什么事,家中母亲妹妹也能有个依靠。

  想到这些,严琅忍不住心中酸涩难当,抬手用袖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埋头继续赶路。

  崇阳县周围多大山,严琅需要徒步赶去下一个县附近的渡口才能花点钱找个货船一路北上,到了郡城再转乘大船。

  走水路虽然难熬了一点,可更省盘缠,虽然妹夫也给了一些,县令大人跟教谕大人也帮助了不少,可想到此行要去的是天子脚下的京城,严琅还是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几瓣花。

  如今还是春日,若是路上不耽搁,等到赶去京城,怕是已经快到夏末了。

  到时候京城里的客栈肯定会人满为患,严琅准备到时候先在郊外的寺庙里借宿一段时间,等到参加考试的那几天,花几个大钱找一个小客栈要个柴房马棚挤一挤便是。

  从县里一路走走停停,一直到傍晚,严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