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九章无趣的军事改革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定了建奴之后,朱慈烺最终要的事情就是军事改革了。

  军事改革第一步,自然是对新军系统进行从新梳理。

  想要修理人家,肯定要先把自己搞明白。

  吸收了这次对建奴作战的教训,朱慈烺打算对原本的新军进行整编。

  所有的总兵都改为师,指挥使改为旅,千户改为团。

  而一个小旗十人编制,总旗五十人,这个相当于班排,这个不用动。

  但是一个百户统管两个总旗就有点不够用了,按照新军的作战理念,若是一个百户为最基本作战单位的话,一百人就太单薄了。

  就像是这次赵安东部的作战,千户级转为百户级防御之后,每一个百户所的密度都不足以抵御建奴骑兵的冲击,所以才导致迅速被击溃。

  所以新的总旗之上,朱慈烺加入营级作战单位,五个总旗,也就是二百五十人的火枪手,再加上一个炮兵总旗五十人,一个斥候总旗三十人,后勤总旗五十人,医疗总旗二十人,营部人员五十人。

  满编的一个营兵力达到近五百人。

  以后营这个单位,就是明军最小的单独作战单位,编制的目的就是能够承担独立的作战任务。

  所以在武器上,不仅有火枪手,也有炮兵、骑兵甚至辎重医疗都有配备。

  单独的作战任务例如,一支数百人的盗匪,一个反抗者的堡垒,一个不服从王化的部落等等。

  考虑到作战的需要,朱慈烺并没有全部照抄后世的编制,至少大明新编制里面就没有排这个编制。

  营级之上就是团了。比起千户所,大明团这个编制就大的多了。

  首先五个常规营,使得整个团的火枪手达到一千二百五十人,一个单独炮兵营,五百人,一个骑兵营三百人。

  再加上辎重后勤等等,每个团的人数就达到了五千人,基本等同于卫所。

  到了团级单位,基本就能在一场战役中控制一个战场方向,或者一次低烈度的战斗。

  例如一次县城争夺战,或者对付五千人以下的建奴,万人左右的叛军流寇等等。

  团级上面就是师和旅,师跟旅并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并列的。

  根据战场的强度,敌军的数量,战场的复杂程度,总参谋会考虑派出一个师或者一个旅出站。

  一个旅往往只有两个到三个团,足够因对三万人以下的叛乱,或者一万人的建奴,五万人左右的流寇。

  而师一级往往都是五个以上的团,朱慈烺的要求就是以一个师的兵力,足够灭掉一个小型国家。

  一个师动辄三万人以上,以现在的建奴规模,单独一个师的兵力,就足以对抗建奴全部兵力。

  可以说,一旦整编完成,那么再对付建奴,就轻松多了。

  因为军事改革之后,部队平时训练、防守、辎重、后勤等事务都归参谋部管辖。

  而各级主官只有接到总参谋部的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