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章新军遗书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家口往北一百多里的答鲁城,五千新军正驻扎于此,自从入冬之后,各种建设工程都已经停下来了。

  民工也都撤回关内,新军草草收拾了建了一人多高的城墙,配合着外围的壕沟工事,抵御可能到来的建奴。

  归化城、答鲁城和赤峰城是大明长城外防线的三个支点,三城都是距离长城一百多里,都是当年的互市之地。

  相比于赤峰和归化城,答鲁城要差一点,这里已经荒废好久了,有的只是残垣断壁,所以建城工作主要集中在这里。

  因为物资转运困难,到了冬天,城池仅仅建了三分之一,为了防止城池被破坏,减轻长城防线的压力。

  参谋部特别派驻了五千人在此,按照参谋部的估计,上次多尔衮进攻失败之后,若是在入寇,一定不会再走张家口和喜峰口。

  但是无论走那里,想要威胁北直隶,那么答鲁城和赤峰城就是他绕不过的坎。

  敌人必攻之地,也就是新军必守之地。

  这一年多以来,新军每一战必胜,所以大明百姓对于新军就有了更高的期望。

  以前能御敌于边境,让敌人不能进入大明腹地肆虐都是巨大胜利。

  现在不一样了,要御敌于国门之外,最好连长城都摸不到才好。

  山西新军奉命协防答鲁城和归化城,周遇吉在归化城和答鲁城分别放了五千人,然后留下一万人在大同城,准备随时支援两城。

  李让这次就被分到了答鲁城,按照新军的要求,这一战生死难料,要求各自写好遗书并准备好遗物送到后方。

  如果战死,寻到尸骨,则跟尸骨一起送回家乡,要是找不到,这些遗物就是他们留给家里最后的念想。

  李让咬着笔杆子,翻看着手下送上来的遗书,没错他打算借鉴一下,不过大家的文化水平都相当,识字都是在军营完成的。

  所以内容上也都相差不多,李让真心没有抄的欲望。

  提笔写下一句:“爹娘小弟”

  想了想,听说今年小弟已经说亲了,本来准备年底把事情办了,就等着他回去好给兄弟撑场面,把婚礼办的漂漂亮亮。

  这突然要打大仗,所有休假取消,所他也没有回去成,想来弟弟也该结婚了,那么后面要不要加上弟妹?

  那就加上吧!

  李让继续写到:“寄来的辣椒O棉衣鞋子已经收到,衣服鞋袜太子殿下都给我们发了,您不用再寄来。

  我已经放在大同城,你拿回去给弟弟穿吧,我在军队,平时都穿军O,也用不到。”

  写完这一句,李让想了想歉意的写道:“弟弟结婚我也没有回去,现在把军饷寄回去,让俺爹在家多置办几亩地,让弟弟生活有个指望。”

  想到自己已经一年半没有回家了,他心里不禁唏嘘:“出门已经两年了,我们千户说了,等这一仗打完,就准我的假回家,争取让我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