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大明都在忙碌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有些事情真的不用杨嗣昌担心,大明的战略计划那都是经过反复琢磨,提出了无数方案的最优解,在军部看来,是相当完备的。

  可在杨嗣昌看来当一群人围在一起,那么他们就会为了各自不同的诉求而产生意见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又必然导致小团体的产生,抱团取暖之后就是结党成社。

  军部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就如当年的铁血社,最后虽然被皇上取缔,但他确影响了整个大明朝乃至整个世界的走向。

  如果军部的人制定计划的时候某些人为了自己小团体的利益而舍弃了大明的整体利益呢?

  这种事情谁敢说一定不会发生。

  大家都知道大明即将最后一战,而这一战之后世界大一统,全世界都没有敌人之后,军队将何去何从?

  想来肯定有人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有人不愿意自己手里的权利消失,不愿意自己的利益被侵犯。

  那么这样的人会不会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让仗打的更久一点?

  好在大明的军部由陛下完全掌控,陛下英明神武,是天生的统帅,没有人能在他的眼皮底下搞小动作。

  杨嗣昌在为大明操心的时候,他身后两千多里的地方,铁路修筑队伍还在艰难的把铁路向前延伸。

  铁路铺到中亚之后速度明显的降低了,从以前的一天几千米下降到一天几百米。

  以前之所以能一天几千米,那是因为能够借助运输便利分段施工,现在几百米是因为铁路现在只能从一个方向延伸,中亚不仅没有铁路连像样的公路都没有。

  如果不依托铁路修建,想要把石子路基、枕木、铁轨、石灰等等东西运输到下一个开工点,那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

  大到还不如直接运输物资上前线,至少物资没有那么重。

  战争即将开始,铁路距离里海还有两千多里,这就注定了中亚战区无力支持军队大规模的跨海作战,别看只有区区两千里,军部为了给中亚战区运输物资动员了一百万人和牲畜。

  大明关内,接受了新兵的部队开始收缩驻防,按照战争条例,一旦大明有战争的时候,各军队调动都要有朱慈烺的密押,尤其是大明已经进行二级动员。

  这些军队必须收缩驻防范围,随时准备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能够完成集结,前往战场。

  为了增加军队的集结速度,这两年大明把驻军电报系统修建到了团部。

  只要接到集结命令师里会立刻发电报到团级,然后团级再派人传讯到各营,仅仅这一步就能节省一天的时间。

  现在大明一个师的驻防范围动辄数省,一个省可能只有一个团,即使使用信鸽传讯最少都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

  而且这还是一般驻军,一些特殊驻军甚至都把电报线路布设到了营级。

  每年军部要那么多军费可不是白要的,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