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四百七十章关外之地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回答让朱慈烺意外又不那么意外,关外地区确实是归皇明商号管,但是这个管又跟朱姬润说的这个管可不是一个意思。

  关外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四方共同管理。

  军部负责治安事务,内阁负责民事管理,皇明商号负责经济,锦衣卫负责维持稳定。

  和关内地区最大的区别就是关内地区的经济也是归内阁管。

  关内地区包括资金拨付使用,商业税收等等这些都是内阁的事务,皇明商号只是单纯的经商而已。

  而关外地区就不一样了,关外地区内阁名义上是可以收税的。

  但是关外地区有一项特殊的规定,那就是所有出口贸易都要经过皇明商号才能做。

  一旦有皇明商号参与,那这个税收就收不上来了。

  内阁没有税收收入,自然不愿意对关外地区投资,这关外的投资只能由皇明商号来搞了。

  可那也仅仅是经济而已,现在朱姬润确要插手政治,这个可不是什么好事。

  朱慈烺是让他来帮自己挣钱的,不是让他来夺权的。

  朱慈烺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吴启晨:“内阁那边是什么意思?”

  吴启晨拱拱手:“内阁的意见是不管不问。这样更有利于产业转移,也有利于工厂更新自己的机器。

  那些劳动密集型的纺织等行业,本来利润就低,而且相比起关内,莫卧儿新大陆等地的棉花种植规模更大,那里也更靠近消费市场,还有人力资源。

  大明完全可以鼓励那些没有啥科技含量的工厂外迁,例如迁移到孟加拉湾区,那里是新的关内,急需产业,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再有就是,现在大明的机器越来越多,原本三五个,七八个人干的工作现在一台机器全都搞定。

  而机器的推广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引导,还需要工厂自己主动寻找节省人力的方法。

  现在劳动力不足,正是大明用机器取代人工的大好时机,所以大明不需要引入更多的非公民到关内。”

  朱慈烺意外的看看他:“产业转移?大明已经强大到这个地步了么?

  既然不需要招募更多的非公民前来,那你还过来让朕解决什么问题?”

  吴启晨拱拱手:“臣想请陛下允许上调各地的最低用工工资,迫使富裕发达的地区主动淘汰那些纺织等等产业。”

  朱慈烺敲着桌子:“那就上调吧,不过要分区域的调,不能搞一刀切,有些地方发达就调高点,有些地方还需要发展就调低一点。

  至于缺少劳动力的问题,确实,官府不用过多干预,劳动力不足之后,这人自然从工资低的厂子朝着工资高的工厂流动。”

  朱慈烺说完这个决定之后才看了看朱姬润:“你刚刚说关外管理混乱,是怎么个混乱法?详细的说说,顺便让吴启晨教教你该怎么治理。”

  朱慈烺这么说的意思就是你的水平还不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