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负增长了呢?_统计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慈烺看到朱姬润的改革计划的时候也很意外,不是成立保险公司而已么?怎么跟皇明商号改革又扯到了一起了?

  而且这生意竟然是贷款来搞,皇明商号难道连三千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朱慈烺把朱姬润喊来:“朕最近对皇明商号管理的较少,这次是什么情况,怎么皇明商号连三千万两银子都拿不出来了?”

  朱姬润抬头看看朱慈烺:“陛下,这钱都是有数的,有来有回,加上去年大明和准噶尔战争的花销,今年以来这善后工作的花销。

  在没有加印纸币的情况下皇明商号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实属不易了!”

  朱慈烺摸摸鼻子,确实要是以前打仗,皇明商号拿不出钱的时候一般都是开动印钞机先用着。

  当然一开始大明也不是这么搞的,就像对叶尔羌作战,朱慈烺甚至不惜发行战争债券然后再用收益抵偿债券。

  不过从长远来看,这样的生意对于皇室是非常不划算的,整个西北因为商人的介入开发虽然顺利,但是确跟大明其它地区都不一样了。

  其它地区关内的开发主要是内阁负责,而关外地区的开发一般都是皇明商号主导。

  西北则不是,西北地区皇室从那里收不到多少钱,因为土地牧场什么的都私有了,而内阁虽然能收到税,但是那里是关外,内阁也不愿意出钱开发。

  朱慈烺挣不到钱自然不愿意大笔的投资搞开发,反正大明疆域范围内等着开发的地方多了去了,随便一个沿江沿海港口的开发不仅耗费的钱更少挣的还更多。

  而商人自己又是短视的,他们只顾眼前利益,根本不愿意出钱搞什么开发。

  朱慈烺只需要那里的铁路和公路能够畅通到达边疆就好,至于更精细化的规划完全没有。

  而且现在大明已经占领了准格尔在内的中亚大片地方,西北地区连边疆都不算了,以前为了经营边疆的投资现在也减少了。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把土地出售私有化的行为是错误的,当初朱慈烺是觉得以后打仗的机会多,所以培养大家购买战争债券的积极性。

  后来发现与其出售战争债券还不如直接印钱划算,得到的土地只要用心经营,要不了几年就能回本了,再把印钱的窟窿堵上就是了。

  只是每天念叨着补窟窿而每次窟窿都是越补越大,现在大明货币还超发十七亿两,这些钱都是这些年欠下的亏空。

  朱慈烺看过军部的报告,这一次对准噶尔作战加上战后的各种善后等等,总共花了三亿五千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朱姬润在没有借外债没有超发货币的情况下帮朱慈烺搞出了三亿多两银子的钱出来。

  尤其是在朱慈烺都做好货币超发的准备,朱姬润还能顶住压力做到这一步当真是非常不易了。

  朱慈烺沉吟了一下:“上次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