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5章踢皮球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事吧,初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仔细这么一想,其实倒也是顺理成章。

  当年“飞豹”还处在项目论证阶段的时候,空军提出的要求中,有一条他们非常看重的指标——这飞机,得是“并列双座”,也就是说,在驾驶舱中的两名飞行员是平行排列布局的。

  这么要求当然不是空军方面由着性子胡来,而是有着具体理由的:战机最初的设计目标是需要承担大量对地、对海攻击任务,必然需要配备更加精密复杂的雷达和电子、光学系统,而并列双座的布局更能保证专职飞行员和专职设备操作员之间的交流沟通,无疑能保证双方进行更加紧密的配合,而且,从国际趋势来看,执行类似任务的战机,比如米国人1963年服役的的a6、1967年服役的f111、苏俄人1974年服役的f111都是这种布局。

  但是,“并列双座”这种布局下,战机的横截面积将不可避免地增大,相应地其飞行阻力也会增大,在承受同样过载的情况下,对整个承力结构和受力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给整个气动布局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变化,大大提高了设计难度和制造工艺、材料方面的要求,而因为阻力的增加,为实现同样飞行性能的指标,也需要更大推力的发动机,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新战机的研发难度。

  所以当陈义坚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论证后提出,为降低新战机的科研风险,“串列双座”也就是两名飞行员前后排列的布局更符合华夏当前的客观实际工业能力之后,空军非常不满,当时就撂了挑子,退出了联合研制的团队,只留下对这型战机要求更为迫切的海军独立支撑这个项目。

  海军当年也是真的急眼了,属于找到米就下锅的状态,因为与主要承担国土防空任务的空军不同,海军需要防卫的是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空,那时候还是70年代末期,海军能用的战机也就只有“歼6”、“歼7”和“强五”这些众所周知的小短腿,以其下辖的最南端的琼州陵水机场为基地,作战半径连西沙群岛都仅仅只能勉强覆盖,更别提离岸遥远的南沙群岛海域了,而南沙群岛周边国家的小动作又特别的多……

  当然,现在的情况是,海军的坚持得到了超乎他们想象的回报,在谭振华的折腾下,现在的“飞豹”战机,无论是性能还是进度,都大大超乎了海军的希望和要求,甚至连不可一世的米国战机f16都成了手下败将,这怎么能不让王副司令喜出望外?

  要知道当初海军对“飞豹”的要求底线仅仅是“在具备完善对地、对海作战能力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自卫能力”而已,压根没指望过这型战机能正经八百地去和制空战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