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2章 缅甸_蝶与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

  来自滇西28个县的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

  其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计其数。

  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日本谋图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

  1939年冬,日占中国南宁,断中国通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本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

  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

  尽管如此如此,日寇并不罢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

  滇缅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条援华通道。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

  西屏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

  滇缅公路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通线,日军据此还可以威胁中国西南大后方。

  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

  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两国于1941年12月23日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遂告成立。

  中英双方在防卫缅甸问题上原则一致,但由于英军轻视中国军队的力量,过于高估自己,又不愿外国军队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挠中国远征军入缅,预定入缅的中国远征军只好停留在中缅边境。

  然而,1942年1月4日,日军开始进攻缅甸,英缅军节节败退,日军迅速进逼仰光。

  这时,英方才吁请中国军队入缅援救。

  2月16日,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滞留于滇缅边境待命的第5、第6军依次入缅,紧急向缅南、缅东地区开进,在英缅军司令胡敦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

  但是,由于已经失去作战先机,造成缅甸保卫战的失利。

  这主要由于英国极端坚持先欧后亚的既定战略,战局一旦不利,便对保卫缅甸完全失去兴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国远征军保卫缅甸的作战变成了掩护英军撤退的作战。

  中国远征军却仍然作出了让英美盟国盟军钦佩的战绩,并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的。

  从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开始与日军作战,至8月初中英联军撤离缅甸,历时半年,转战1500余公里,浴血奋战,屡锉敌锋,使日军遭到太平洋战争以来少有的沉重打击,多次给英缅军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卫战、斯瓦阻击战、仁安羌解围战、东枝收复战等胜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战中,中国远征军新编第38师师长孙立人凭借一团之力与数倍于己之敌连续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解救出被围困数日濒临绝境的英缅军第1师,轰动英伦三岛。

  新编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屡建奇功,掩护了英军的平安撤退,后在翻越野人山对敌作战中不幸受伤殉国。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