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三六章--刷声望与提前准备_穿越从语文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鸿儒来的时候,黄巾起义还没开始。张角现在估计蹲在那个旮旯练本事呢。

  说真的,太平要术这种玩意给杨鸿儒他都不带练的--太low!

  说起来,太平要术就是简配版的道法神通。而且砸法力值不够的时候,这玩意扣气运值和生命值。

  按理说一个有道真修自有天佑,但是张角才活了多少年?这明显是损了阳寿、损了气运!

  张角拉杆子一起义,华夏国运少说崩了几条龙脉--这么大的因果,张角肯定肯定要拿命来抵。

  而且张姓是有帝王之相的姓氏,玉皇大帝就姓张--凡名张百忍。但是被张角这么一折腾,以后但凡有姓张的要当皇帝都混不长。

  比如张士诚,前期把朱元璋打得跟那啥似的···但是一路高开低走最终凉凉。

  比如割据汉中的张鲁,借着汉中的地利苟延残喘,最后也没混出多大名堂。

  所以这个时候杨鸿儒也没想着当官、出仕、混社会。曹操这个时候还没举孝廉呢,刘备还在织席贩履呢,他着什么急?

  对于杨鸿儒来说,想当官真的太简单了。

  这年头想要当官不用考,只需要举孝廉就可以出仕。

  什么叫举孝廉?

  翻译翻译哈--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比如上级会向某某县问:“你们县有没有品德高洁的人呀?”

  县令会向上级报告:“我们县张三是个品德高尚的好少年,他可以去当官!”

  上级会继续问:“张三有什么事迹呀?”

  县令答曰:“张三因为家穷,为了抚养老母亲把孩子埋了--真是个带孝子啊!”

  上级一看,张三不错,是个孝敬孩子!他就是孝廉了。

  去吧!

  当官去吧!

  但是!但可是!可但是!孝廉不是你够孝顺、清廉就能选上的。

  首先你得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这个门槛就要卡死绝大多数平民。所以举出来的孝廉一般都是州郡本来的小官或者是通晓儒经的儒生。

  被举后,没有官职者授以官职,原为小官者升为大官。

  说白了,举孝廉就是被门阀大族垄断了的人才考核方式,基本已经成为了一场show。

  比如杨鸿儒今天想当官了,他就可以找到杨家的宗老报备一下。宗老就会联系人安排一下杨鸿儒的孝廉故事。

  杨鸿儒也可以自己设计--比如组织队伍,敲锣打鼓,十八相送。雇佣一堆乐师、舞者在父母坟前乐舞来让二老含笑九泉。

  兴许这个世界的历史的二十四孝就会变成二十五孝--坟头蹦迪也会成为一种孝顺的表现形式。

  然后杨鸿儒再找几个闲得没事儿的大娘帮他宣传一下--知道的人多了,杨鸿儒就可以在家等着察举工作人员来通知他去当官了。

  是的!

  就这么简单!

  但是如果杨鸿儒要是个平民···就算他把自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