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章 航海革新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陆衡说的第二个航海要求,前往穿越东面大海去寻找济州岛,朱涛表示海船技术是够了,但是有一个难点就是方向性,穿越大海不似沿海能看到陆地能辨认方向,结合晴天太阳和夜间的星象可以辨识方向。

  穿越大海,天气瞬息万变,连续几个月都是阴天看不到太阳和星星都是有可能的,这就导致容易偏离航道,甚至原地打转都是有可能的,茫茫大海上这样才是最危险的,再巨大的海船可装载的物资都是有限的。

  朱涛回答,让陆衡想到了两个东西可以解决这问题,第一个是六分仪,这东西是后世航海必备的道具,用来在茫茫大海上辨别方向,可是这玩意的原理,让后世是计算机系毕业的陆衡压根都不知道。

  第二个则是指南针,宋代就有指南针的发明,除了少部分磁极混乱的地方,绝大部分航海线路用指南针就够了,况且目前陆衡只需要抵达南韩、日本、马六甲这些地方。

  拖小时候手工课的扶,陆衡可记得简单的指南针怎么做,重点就是磁石,也就是后世日常说的吸铁石,这玩意东汉末年天然的就有,陆衡在于吉那看到过。

  有了指南针就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当然陆衡提出的指南针只是简易制作法,虽然能够一时顶用,可时间一长就会消磁然后偏离航线,这就很麻烦,难不成无时无刻的看有没有消磁?

  这个连肉眼也看不到,不过暂时顶用就行,陆衡可记得沈括的《梦溪笔谈》有详细说明指南针,沈括可是曾经上过一次召唤名单的人物,之后有机会把这个北宋科学家给召唤出来。

  吴郡的沿海港口,新型的航海船,高达六仗、有五层,每艘船都是用四根承重柱做成的主体,甚至在造型上都出现了重大改革!

  在陆衡一统江东前,江东的大船除了平底外,楼船都是四四方方的导致阻力非常的大,即使是江风大些都能吹翻,更别说是巨大的海风。

  可如今的海船却更像后世的大船,下宽上窄、这样的设计让海船受到的阻力更小,能够泄去海风的形成的巨大阻力。

  陆衡好奇询问是哪位造船大家的设计,朱涛表示那是什么造船大家,而是江东学院工科生那个优等生的研究,为了说服朱涛甚至做了两个一比一百的海船模型试验,作为比较才说服了朱涛。

  这让陆衡十分好奇这个江东学院的工科生,这个小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场,上次新型抛石车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可见足其优秀。

  就在陆衡认为这样的大海船,能够满足运输交州到江东的运输,准备再交州的朱崖岛(后世的海南)、番禺(后世的广州)、东冶(后世的福州)建立两个海港,可以把粮草源源不断的运输到江东,甚至可以南下马六甲等地贸易的时候。

  表哥朱涛狠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