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章 笑话_六零小甜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青山把日子过糊涂了,闹了一个笑话。

  刘玫却明白过来,这米糠不是给人吃的,是要留着喂牲畜的,一下子就松快了下来。

  看到别人屋前屋后鸡鸭成群,刘玫也有些羡慕,觉得这样的人家才像农舍之家,就把这事儿给记在了心上。

  农村人家的亲戚朋友多,一个村的人都沾亲带故。

  遇上谁家办喜事,都要随个份子。

  农村人家极其讲究养儿防老,生儿育女成为家庭头等大事。

  一家有三四个小孩纯属正常,生女儿的一定要想法设法生个男孩。生了男孩的家庭,还想多生一两个小孩,好满足多子多福的愿望。

  一年到头,总有那么几家亲戚有人生孩子。

  女人生孩子的前四十天要坐月子。

  沾亲带故的人家,都要给提鸡蛋去看望她。

  逢年过节,做子女的孝顺父母,也大都会带只仔鸡去看望,以表孝心。

  亲戚中有晚辈生小孩的,三朝那天去吃喜酒,送只鸡才体面。

  所以,农村人的人情往来,都离不开鸡。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一个农村汉子,就得养点家畜,不然会被视为另类吧!

  别以为她隔寨子远,就不知道。农忙那一阵,多少人在背后嘲笑她。

  她也就是装聋作哑罢了!

  真要计较,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看着刘玫羡慕的眼光,王青山眯了眯眼睛。

  不能孵小鸡怎么了?

  要想养鸡,他也不是没法子。

  没隔几天,王青山就给刘玫带回来三只野鸡,还都是母鸡。

  毕竟,公鸡具有一定的飞翔能力和战斗力,常到处找食吃,一个不小心灶上、桌子上、凳子上都搞得脏死了,就刘玫那性子,估计会恨个半死,没两天就变成了棍下亡魂。

  王青山把翅膀和尾巴的羽毛一剪,编了一个栅栏把它们围了起来,他们家就算是有鸡的人家了。

  面对王青山这种操作,王越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瞧瞧他师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啥有啥。

  媳妇想要养个鸡,都不是事儿。

  男人,就得有这个本事。

  就凭借几只鸡,王青山又刷了一波存在感,妥妥的收获了迷弟一只。

  马首是瞻的那种

  别人是有子万事足,到了刘玫这儿,就成了有鸡万事足。

  每天去鸡窝收取鸡蛋,对于刘玫来说,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尤其是刚刚从鸡窝出来的母鸡咯咯哒哒挺胸抬头叫着时,赶忙跑去捡取刚下的蛋。

  带着鸡蛋体温,热乎乎的握在手里,拿回来给小丫头蒸一碗鸡蛋羹。在这个年代,是一种奢侈的幸福。

  小丫头吃得香喷喷的,刘玫心里也就美滋滋的。

  这事儿不知道怎么的,就被王邱氏给知道了,逢人就说:“升米换斤鸡,斤鸡换斗谷。”

  这话明面上说得是养殖成本高收入低,赔本赚吆喝。其实是借物暗喻人。

  暗喻父母用米养

  请收藏:https://m.bq5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